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64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薄膜电池如果能够解决转换效率不高、制备薄膜电池所用设备价格昂贵等问题,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世界上85%的多晶硅生产技术采用改良西门子法,我国基本都是。中国化工经济中心副总工程师徐京生在2010中国多晶硅生产技术及其产业化推进会上开门见山地表示。
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过程中,综合治理副产物四氯化硅成了当务之急。探索以四氯化硅为原料路线的硅酸酯及其他有机硅产品及其市场。据徐京生透露,国内多晶硅工艺技术控制水平最好的企业1吨多晶硅将产生10吨左右四氯化硅,控制水平差的甚至达到20吨。积极探索四氯化硅法、冶金法、氯硅烷还原法、等离子氢还原法等非西门子工艺。徐京生最后呼吁,中国应跟上这一波高科技发展潮流,在世界多晶硅市场尤其是太阳能级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以战略眼光安排适合中国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多晶硅棒生产中, 三氯氢硅生产和三氯氢硅还原生产多晶硅棒两个过程都会产出四氯化硅。可再生能源中风能和太阳能利用技术最成熟,其中风能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使用面有限 ,多晶硅光伏技术受到世界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预计2010年全球多晶硅总产量达11.6万吨,2011年将达14.9万吨。
有分析认为,整个行业平均盈利水平已达到了每吨15万元~20万元。从多晶硅市场行情看,今年4月份,多晶硅价格仍然徘徊在每公斤50美元左右的低位。有金融投资业人士分析认为,国内多晶硅行业出现投资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多晶硅板块是光伏产业链的最上游环节,是下游光伏电池组件生产的原材料来源,所以对于一些试图打造垂直产业链的光伏企业来说,进入最上游的晶硅生产领域是必然选择。到明年,我国多晶硅的产能极限也只有5万吨左右,但需求量却远超这一数字。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9个省、市和地区共有370家光伏企业,其中多晶硅企业80多家,硅锭及硅片企业100多家,太阳能电池企业120多家。四是标准质量等体系亟待建立。
国庆之后,国外的现货价格更是达到每公斤100美元~110美元。据有关调查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多晶硅产业计划投资总额达1340亿元,实际投资额为470亿元。多晶硅价格翻倍,是投资过热还是供不应求?光伏产业存在4大问题 美国启动301条款调查,使得我国光伏产业感受到了一丝凉意。在国际市场的刺激下,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也纷纷增资扩产。
有光伏企业负责人表示,事实上,多晶硅价格连续上涨的原因来自于市场供求不平衡。最近,全球多晶硅价格高涨,为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他表示,世界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增速加快、多晶硅价格上涨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然而企业界并不都认同投资过热的说法。
但此后随着光伏产业的回暖,多晶硅价格一路上扬,进入9月份,多晶硅现货报价突破每公斤90美元。光伏产品和应用技术标准的制定落后于市场的发展。
提高门槛控制投资量 据了解,去年以来,有关国内多晶硅行业是否出现投资过热或者产能过剩的问题,企业界与相关主管部门存在较大分歧:一方面,企业界认为国内多晶硅行业产能过剩的现象并不明显,有关部门对该板块进行大力度的宏观调控没有必要。虽然在建项目设计产能包含了拟分步实施的多期工程建设目标,但若不及时加以规范和引导,资金持续投入,大量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必然出现产能过剩现象。
企业不要盲目扩产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高宏玲提醒光伏企业,全球多晶硅投资正热,应小心盲目扩产造成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今年全球光伏供需两旺,国内光伏企业为了应对这一市场变化纷纷扩大生产。他表示,虽然国际光伏市场活跃,但是国内企业应该保持冷静。此消息一出即被部分光伏企业反驳,这些企业纷纷表示,多晶硅价格上涨是因为供需不平衡所致。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是导致多晶硅价格飙升的真正原因吗?英利新能源、无锡尚德等太阳能电池厂商均表示,他们目前的产能远远满足不了今年接到的订单。然而,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出预警,称行业存在4大问题,其中包括多晶硅产业出现投资过热倾向。
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尚不完善。明年国内晶体硅电池产能将达到23吉瓦,产量约为16吉瓦,按照产量核算,明年中国至少需要16万吨的硅料。
二是技术装备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对于能否尽快出台相关的行业标准,高宏玲坦言,虽然相关部门在2010年年初制定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但时至今日尚未出台。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告诫说,光伏产业存在4大问题:一是多晶硅产业出现投资过热倾向。美国、德国、日本等当今世界多晶硅的主要生产国都没有出现严重污染和产能过剩的现象,原因就是采取了严格的准入标准。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认为多晶硅生产和提纯属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而国内多晶硅行业的产能增长过快,有必要对投资过热的现象进行调控。三是市场存在较大风险和竞争力。今年全球光伏产业复苏势头强劲,由此带动光伏制造企业对上游原材料多晶硅的巨大需求。其实,多晶硅行业投资热与不热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和质量。
已建成项目设计产能4万多吨,在建项目设计产能6万多吨。根据预测,明年多晶硅产量至多在6万吨左右,因此明年国内供求缺口高达10万吨。
原因是该标准参照国际多晶硅行业的先进指标,规定了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在3000吨/年以上,并要到2011年底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多晶硅产能等要求,但目前国内多数企业都达不到规定的标准要求,所以遭到了多数企业的反对。而我国由于没有多晶硅准入标准,一些企业和个人不懂技术也来投资多晶硅,导致环境被污染和低端产品过剩。
如果多晶硅行业的进入门槛较高,只有那些资金充裕和技术实力强的企业才能进入行业,即使未来国内多晶硅产能出现过剩的情况,这些企业也能凭借低廉的生产成本和较高的产品质量将产品出口海外市场。据统计,目前,中国多晶硅年产量超过两万吨,光伏原材料自给率达50%,太阳能电池产量以超过100%的年均增长率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
但是,我国多晶硅生产还没有统一的能耗、占地及环保标准。近期国内外众多多晶硅厂商相继宣布了扩产计划。此外,中国光伏产业对海外市场高度依赖,9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用于出口,可能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严峻挑战中国商务部援外司副司长余应福表示,中国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领域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愿意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传授并推广中国的成熟技术和做法,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喜文华说,该中心已举办32期太阳能技术培训。巴基斯坦学员穆达萨说,太阳能对发展中国家民众改善生活非常实用,中国在这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
他这次不仅学到了太阳能技术、知识及经验,更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伟大国家。喜文华说,中国的太阳能技术正逐步向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推广,目前已和众多国家开展合作项目。
中国能源网讯 从商务部获悉,由中国商务部主办、联合国工发组织协办,为期56天的2010第二期国际太阳能应用技术培训班结业典礼16日在兰州举行,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20个国家的35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来自世界各地的所有学员在此均享受全程免费培训,授课专家为他们系统地介绍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太阳能的研究成果、利用现状、政策和发展趋势,并重点讲解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房和太阳能海水淡水等具体实用技术知识。
发表评论